逛了圈菜场发现,靖江的春天真好吃到靖江
在靖江,有句俗话叫“不时不食”。
也许是最近气温回升,也许是吃货们执念太深,
小编这几天在菜场发现:
那些入春后才有的时令美食都已经现身啦
趁着大好春色,
吃货们要不要考虑吃下整个春天呢!
菜苔古人有“立春吃富,常富常青”的说法。立春之后的青叶菜,当属青菜苔为最佳。
菜苔只需少许盐油急火清炒便自成一盘清香扑鼻、鲜嫩欲滴的下饭菜。
菜杆酥软可口,菜心清爽绵甜。
荠菜“二月荠菜赛灵丹”。荠菜肉馄饨,是靖江人春天对自己的犒劳。
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早春的气息,鲜美而微有生涩。
就连辛弃疾也曾写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马兰头春雨回暖,河岸的草滩上,或者路边潮湿的空地,是马兰头最喜欢聚集的地方。
马兰给予人们的味觉是春天带来的恬淡。拌小菜是它最直接的吃法。
清鲜的马兰可以解除油腻,很适合节后食用。
秧草靖江人喜欢用它来搭配鳜鱼烹饪。
柔嫩碧绿的嫩叶在白酒或黄酒的激发下把草本清香发挥至最大。
入口即化的温柔让每个邂逅的食客都拒绝不了。
茨菇茨菇口感细腻、绵实,香甜可口。
现代营养学认为茨菇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钾、钙以及食物纤维,营养价值较高。
茨菇肉片在靖江无论是星级酒店还是家常小炒都备受追捧。
春笋再下几场春雨,本地春笋也该上市了。春分前后则是食用春笋最好的时节。
春笋,味美爽口,略带苦涩,以独特的鲜嫩赢得人们的青睐。
且早在古代就为人们所喜爱,素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叹。
春韭韭菜有“春香、秋苦、冬甜”之说,以春韭为最佳。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在初春之时,食鲜味、尝春盘的习俗。
春天吃韭菜还有很多功效,能护肤明目、益肝健胃、润肠通便。
香椿头民间自古就有“食用香椿,不染杂病”之说。
香椿营养丰富,春季新枝嫩叶口感最好。香椿是补脾阳的。
春天要补脾,所以在春天的时候人们愿意吃香椿,还能暖胃、消食。
蚕豆嫩蚕豆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时令蔬菜。
豆瓣黄瓜、蚕豆蒜苗已经在春节的餐桌上吊足了胃口。
绵绵软软,随即融化,一点点鲜香,一点点回味,嫩到可以连壳一起吃。
蚬子在靖江,没吃过蚬子锅塌汤,都不能称之为“靖江人”。
碧绿的丝瓜,焦黄的锅塌,鲜香的蚬肉,融合在一起就是妙不可言的美味。
靖江人也喜欢用韭菜炒蚬子,吃完蚬子才算不负春光。
明前螺蛳春江水暖,螺蛳正肥;螺蛳应从立春吃起,吃到清明。
清明前的螺蛳最鲜嫩,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滋养,肉质肥美。
春韭与碧螺,其实无非世间最寻常的东西,是初春与初春的相遇,成就了美味。
鮰鱼“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聪慧的靖江人把江鲜吃出了门道。
鮰鱼味道鲜美,是“长江三鲜”之一,在长江鱼类资源中一向被视为珍贵鱼种。
其肉质细腻美味,鲜嫩不腥,无肌间刺,兼具鲥鱼之味河豚之鲜。
刀鱼又到一年刀鱼季,靖江人也开始垂涎这鲜掉眉毛的好滋味。
刀鱼肉质肥美细嫩,体型瘦长;清明节前的刀鱼更是“刺软如棉”。
但是为了保护江刀,国家规定从今年开始禁捕,也时候和它说再见了。
鲥鱼谷雨前后是吃鲥鱼最好的季节。
鲥鱼从海里溯游而上,鱼体所含盐分逐渐淡化得恰如其分。
但野生鲥鱼已经如同珍宝一般几乎绝迹,它已经成为一代人的回忆了。
河豚中国民间素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看来河豚是吃货心中无法割舍的美味。
苏东坡也有诗云“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吸引力可见一斑。
河豚鱼味道极为鲜美,与鲥鱼、刀鱼并称为“长江三鲜”,自古被推为极品美食。
看了这么多时令美食,是不是蠢蠢欲动呢?
许多美食随时令而动,
只在一个季节或一段时间内出现,
错过了就只好等来年。
所以,珍惜即将到来的美味吧!
-END--
本文由深度靖江编写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深度撰稿/凤梨罐头
图片/源自网络
商务合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chenfa.com/smcp/1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