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地主把农场装到手机里丨寻找新青
??
28岁的吴迪是洛阳乐活自然园连锁农场的总经理,他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种植水果,依靠手机打理亩果园,并通过互联网营销产品,企业年营业额达到万元。为提高员工积极性,他搞起承包责任制,将农场分包给员工管理。
2月9日,吴迪(右)和创业伙伴张扬在乐活自然园农场。新京报记者安钟汝摄
吴迪把一个农场的管理装进了手机里。
2月11日上午10点,河南洛阳城中心的一家茶馆里,原本和朋友一起喝茶的他,“腾”地一下从座位上弹了起来。
“农场温室湿度不足,要上水了,我要去看一下。”他边看手机里的警报信息,边匆忙离开。
今年28岁的吴迪是洛阳乐活自然园连锁农场的总经理。80后的他爱穿熨烫整齐的灰色西装,头发也打理得一丝不苟。
依靠手机打理亩有机果园,其中包括40栋温室和近二百亩果树,吴迪企业的年营业额到了万元。
手机远程监控农作物生长跳上门口的一辆长城SUV,吴迪出发前往农场。原本农场温室的灌溉设备由员工管理,但临近年关,员工请假回家过年,吴迪只好亲力亲为。
吴迪的乐活自然园连锁农场位于洛阳伊川县左家庄镇,距离洛阳市区80公里。因为道路翻修,一个小时的车程,开了两个小时还没到,吴迪有些焦急。“西瓜秧苗脆弱,不及时补水,后果很严重。”
下午两点半,吴迪赶到了农场。露天果园和普通水果园没太大区别,冬天,果树光秃秃的枝桠看起来有些萧索。果园边上,一排普通平房构成了办公区。
吴迪小跑到了果园一侧的西瓜温室,这里看起来更像是实验室:温室两侧安装了摄像头,顶上是柳条一样垂下的灌溉探头。温室的苗圃中间,插着两个仪器。打开灌溉设备,灌溉探头能喷出细密的水帘。
吴迪介绍,温室全部是自动化作业,苗圃里的两个仪器用来检测空气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植物新陈代谢能力,每10秒钟采集一次大棚内的数据,并上传至服务器,供后台进行数据分析。
吴迪手机装着软件,可以随时接收服务器发来的信息。当天上午收到的警报,就是服务器发出的。
农场技术总监孙小峰告诉新京报记者,这是一项农业物联网技术,仪器对作物生长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可以对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远程监控。
孙小峰是洛阳地区知名的农艺师,研究西瓜育种20多年。年,吴迪以园长的条件相许,把孙小峰请到自己园区,负责西瓜良种培育,研发出高糖分的精品小西瓜。
孙小峰说,他来这儿不是为待遇,而是因为这些设备和数据,可以帮助自己在西瓜培育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在吴迪的农场,这样的温室有40多座。吴迪通过一个手机,就能控制整个农场。他摇着手机说,“我很享受这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感觉。”
为了做这个物联网系统,吴迪前后投入了近万元。而整个农场前后的投入则达到1万元。吴迪说,“轻松的管理背后,是重投入。”
互联网寻客户“包养”果园下午三点半,吴迪完成了温室灌溉,准备赶回市区,两个员工气喘吁吁赶过来拦住了他。
“农场出事了,两个来采摘草莓的顾客赖着不走,说要拆了我们的温室。”
吴迪挠挠头笑了,“怪我,招来的客人太多了。”他转身赶到草莓种植区,两个顾客和工作人员在这里发生了争吵。
原来,这两个顾客属于QQ农场“玩主”。QQ农场的创意源于农场初创时期的销售困境。年,为了打动消费者,吴迪和很多农业种植企业一样,打“健康,有机水果”牌。但一个水果商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你说有机就有机啊,我又没有看着你种植,谁知道呢?”
怎么让消费者相信这是有机水果呢?吴迪想到一个主意:“让他们自己看着水果长大。”通过互联网,吴迪可以将水果生长信息传给客户,让客户对水果放心。
“来农场‘包养’一片果园,成为农场‘玩主’,解决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问题。”吴迪说。他将这种玩法称作现实版的QQ农场。
吴迪注册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chenfa.com/smcp/17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