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的种植技术二
(接上期)四、大蒜栽培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的种蒜与茬口
(1)种蒜的选择:大瓣种蒜内含营养物质多,播后出苗粗壮,生长速度快,长成的植株高大,蒜薹粗壮,蒜头产量高。而小瓣蒜出苗细弱,生长较慢,叶片窄,即使多施几次肥,一般也难达到大瓣种蒜的生长速度,因而产量较低。所以播种前需选用大瓣蒜留种,剔除小瓣种,并将种瓣大小分级,分开播种,使植株生长整齐一致,以便栽培管理。种蒜贮存、运输期间可能会出现霉变、机械损伤、虫蛀等问题,所以在选种时,剔出伤瓣、烂瓣和风干、发软、无芽瓣,以免造成断垄缺苗。
(2)茬口的选择:大蒜忌连作,应选择前茬为早玉米、西瓜等田块种植,前茬为葱、韭菜的田块不宜种大蒜。
2、精细整地
合理的施肥方法进行施肥,整好土地,达到田平土碎、土肥融合,以备种蒜。
3、蒜种处理
秋播大蒜一定要将茎盘剔除干净,否则将会影响蒜瓣吸水、发根,造成出苗延迟。去蒜皮的种瓣出苗稍早,易感病害和虫害,故一般不去蒜衣。种蒜采用药剂处理可有效地防止大蒜头表面病菌滋生、蔓延,保护母瓣,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具体用药种类和用量,请根据各地区情况,酌情选用。
4、播种
(1)适期播种
大蒜适期播种是蒜薹和蒜头双丰收的重要保证。播期过早、越冬前徒长、容易受冻,且易发生二次生长;播种过晚则苗小,根系弱,积累养分较少,抗寒力较低,易产生独头蒜。秋播适宜播种日均温应在20摄氏度左右,播种的最适时期是使植株在越冬前长到5~6片叶,此时植株抗寒力最强,在严寒冬季不致被冻死,并为植株顺利通过春化打下良好基础。
(2)合理密植
按品种特点及生产要求合理密植是增产的基础。生产蒜苗定植株数控制在6~7万株;早熟品种一般植株较矮小,密度相应要大,以亩栽5万株左右为宜。中晚熟品种生育期长,植株高大,密度相应小些,密度宜掌握在亩栽4万株上下。(3)播种方法
大蒜播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插种,即将种瓣插入土中,播后覆土,踏实;二是开沟播种,即用锄头开一浅沟,将种瓣点播土中,播后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用脚轻度踏实,浇透水。大蒜播种一般适宜深度为3~4厘米,过深则出苗迟、幼苗弱、假茎过长、蒜头形成受到土壤挤压难于膨大;过浅则出苗时易“跳瓣”,幼苗期容易缺水,根系发育差,越冬时易受冻死亡。
5、覆膜栽培
秋播大蒜覆膜栽培的播种期应比不覆盖栽培的推迟5~10天,使苗期生长不过旺,使花芽和鳞芽分化后处于温度持续升高和日照时间逐渐加长的环境中,以利花薹和鳞芽的正常发育。春播大蒜覆膜栽培的播种期应比不覆膜栽培的适当提早,使各生育时期提前,使分化后的花芽和鳞芽在高温、长日照条件来临以前有较充分的生长时间,以后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顺利抽薹和形成鳞茎。施用长效性有机肥和化肥作基肥,在做畦时1次施入。氮肥用量可较不覆盖栽培者减少1/3左右。磷、钾肥用量与不覆盖栽培相同。揭膜前不施追肥。 揭膜时间不可过迟,一般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蒜薹行将露出总苞时,便可揭膜。揭膜时间晚,二次生长增多,同时花薹迅速生长时气温和地温过高,对花薹发育不利,畸形蒜薹增多。
6、中耕除草
及时中耕除草,防止杂草与大蒜争夺养分和光照。使用化学除草剂要避开大蒜1至2叶期,目前比较理想的蒜田除草剂有旱草灵、蒜草醚、恶草灵、果尔等,除草剂以轮换施用或混合施用较好。
7、大蒜各生育期的管理技术
(1)萌芽期
保持土壤疏松、湿润,若土壤墒情不足,可浇小水促进大蒜快速、整齐出苗。
(2)幼苗期
出苗后控制浇水,以松土保墒为主,防止提前退母或徒长。土壤封冻前浇冻水,翌春返青后浇返青水。早春干旱、气温偏高时可适当早浇;幼苗过旺、为防徒长可适当晚浇。
(3)蒜薹伸长期
重点是加强肥水供应,从退母后逐渐增加浇水次数并追施高氮高钾型复合肥料。甩缨后3~4天浇一次水,最好随水施肥。采薹前5~6天不宜浇水,以免采收时容易断薹。此外,退母前后也是蒜蛆的主要危害期,要注意蒜蛆的防治。另外,对于盐碱性的土壤,在地温达到15摄氏度左右时,应该除膜,把地膜破除,有利于土壤表面的盐类物质的淋失,以免造成严重的盐害。
(4)鳞茎膨大盛期
蒜薹采收后立即浇水并酌情追施高钾复合肥,以促进蒜头迅速膨大和增重。收获蒜头前5天停止浇水,控制长势,促进叶部的同化物质加速向蒜头转运。如遇多雨天气及时排涝,防止积水。
五、大蒜的施肥技术
大蒜需养分量大约每公斤鲜蒜产品吸收氮4.5~5公斤、磷1.1~1.3公斤、钾4.1~4.7公斤。在施肥时,应根据收获对象的不同,结合大蒜对各种养分的吸收动态,科学平衡施肥。
1、以蒜苗为收获对象
播种前结合整地亩施~千克有机肥加住商平衡性65~75公斤作基肥,当蒜苗出土后3.3~3.6厘米时开始追肥,每亩追施腐熟人粪尿~千克、住商高氮型15~20公斤,隔10~15天一次,共追2~3次。
2、以蒜薹和蒜头为收获对象
农民往往在大蒜返青肥时以尿素为主,大量的追施尿素,偏施氮肥,造成大蒜生长旺盛,容易引起“甩小辫”现象(见图5.1),建议在以后的施肥中一定要注意氮磷钾的比例,合理施肥。
腋芽
腋芽的生长情况(即“甩小辫”)
从蒜瓣长出芽
图5.1大蒜甩小辫现象
根据养分学说的基本知识,氮、磷、钾等各种养分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和特点以及大蒜对养分需求的特点,推荐施肥如下(见表5.1):
(1)基肥:
土壤翻耕前撒施,亩施~公斤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加住商平衡型65~75公斤/亩。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左右的土壤一般亩施优质的有机肥公斤,对于有机质贫瘠的土壤,一般亩施腐熟的优质的有机肥公斤左右。施用时要注意土壤的酸碱性,对于碱性的土壤要注意鸡粪的施用量,少施或不施。
(2)追肥:一般可按以下3个时期进行。
返青肥:又叫春肥,一般在春季气温回升,土壤开始解冻,心叶生长和根系开始伸长时使用,可使用住商高氮型20公斤/亩。
催薹肥:一般应在鳞芽和花芽分化完成,蒜薹开始抽薹时施用。由于此时进入生长旺盛期,生长量和吸肥量先后达到高峰期,所以催薹肥是一次关键性的追肥,一般应重施。建议亩施住商高氮高钾型15公斤。
催头肥:一般在催薹肥施后一个月,蒜薹露苞时施用。此时正是最旺盛的时期,生长量达到最高峰,需肥量也达到最多,追肥应重施,建议每亩追施住商高钾型或高氮高钾型复合肥15公斤。
表5.1住商肥料大蒜施肥建议
施肥方式
有机肥
(公斤/亩)
复合肥(公斤/亩)
规格(硫酸钾型)
施肥量
基肥
~
平衡型:16-16-16、15-15-15等
65~75
追肥
返青
根据苗情长势,可酌情冲施有机肥
高氮型:24-6-12、17-8-15等
20
催薹肥
高氮高钾型:16-6-21、16-8-18等
15
催头肥
高钾型:11-6-23、16-8-22等
15
此施肥建议是针对健康土壤提出的科学施肥方案,由于各地种植习惯和施肥方法不同,具体用量和施肥方法需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状况、大蒜生长状况和产量及农艺师的指导下调节使用。
六、畸形蒜产生的原因
一些种植大蒜的区域每年均产生大量的畸形蒜,如:面包蒜,独头蒜等等,缺少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而且对产量的影响非常大。了解畸形性蒜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对提高大蒜的产量有很大的作用。
1、常见的畸形蒜产生原因
(1)马尾蒜、面包蒜
大蒜收获后,经日晒,鳞芽中数层肥厚的鳞片开始脱水成为膜状,整个鳞茎用手捏时感觉松软,似捏面包,群众形象地称之为“面包蒜”,是由于大蒜鳞芽分化异常而未能膨大成蒜瓣的畸形鳞茎。
①蒜种选用不当。遗传性是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选种时首先应该选用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大蒜品种,种蒜应具备蒜头大,蒜瓣肥,并每瓣蒜分体明显,4~8瓣构成一头。②蒜种储藏的条件不当。若蒜种在播前30天在室温14℃~16℃或0℃~5℃,空气相对湿度75~%的环境中贮藏,低温加上高湿将会使马尾蒜、面包蒜产生株率提高。
③播期不当。蒜瓣是由鳞茎盘上叶腋的侧芽发育形成的,同时受温度、光照、养分等多方面的影响,盲目提前播期,也是产生马尾蒜、面包蒜主要原因之一。④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大蒜的适应性较强,但在生长过程中对环境条件、养分、水分都十分敏感,基肥中氮、磷和钾配比不合理,尤其是钾肥过少,磷肥相对过多及追施氮肥时期过早、量过大也是形成面包蒜的主要原因。
(2)独头蒜
指其鳞茎不分蒜瓣,只有一个圆球状的蒜瓣。
①春播时间太晚,气温较高,不能满足植株通过春化阶段所需的低温及时间,植株不能进行花芽、鳞芽的分化,营养芽在长日照下形成独头蒜。
②种蒜瓣太小,以致在鳞茎形成期生长量过小,从而形成独头蒜。③在幼苗生长过程中,肥水不足或叶子有病虫危害,致使鳞茎形成期生长量小。
(3)复瓣蒜
指鳞茎的侧芽形成蒜瓣后,再次发芽又形成次一级的蒜瓣。这种次一级的蒜瓣很小,同时使整个鳞茎分为几个蒜头,尽管蒜瓣及蒜薹数比正常的多得多,但都很小,商品价值不大。
主要是在越冬前有一段时期的低温造成的,如果人为在秋季播种前用低温处理后播种,第2年收获时也会产生这种现象。
(4)散瓣蒜
指鳞茎所形成的蒜瓣在未收获前蒜瓣就脱落。
①秋季播种过早,或在春季鳞茎形成初期肥水过多。②采收过迟,以致鳞茎的茎盘采收前在土中腐烂,导致蒜瓣相互分散,成为散瓣蒜。
③在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的地块种植大蒜,由于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叶鞘的地下部分容易腐烂,造成裂头散瓣。
2、防治方法(1)选用优质蒜做种:要选择色泽洁白、顶芽肥大、无病无伤的大蒜瓣作为蒜种,要坚决淘汰掉小蒜瓣、断芽和腐烂的蒜瓣。(2)严格播种期:栽种时必须因地、因品种严格控制播期,不能盲目提早播种。蒜农们常说“中秋不在家,端午不在地”和“春蒜不出九”,就十分明确地指出了秋大蒜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期不宜盲目过早,春蒜在3月中旬以前播种。(3)适当进行蒜种处理:播种前将种蒜在阳光下晾晒2~3天,使得蒜瓣间疏松,掰蒜瓣容易。播时剥掉蒜皮,除去残留茎盘,这样既可减少畸形蒜的产生,又可以使其萌芽早,出苗整齐。(4)加强管理:在大蒜的整个生长期中,需要加强肥水供应,但不适宜大肥大水。鳞茎开始膨大后,要控制水肥用量,每3~5天浇一次小水,保持地表不干即可,避免所形成的蒜瓣幼芽返青而重新长出新叶来。(5)及时采收:大蒜达到采收的标准后,要及时的进行采收,以防茎盘在土中腐烂。
山东农联站长焦青华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chenfa.com/smxg/18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