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童心二十四节气之雨水middo
今天是年2月18日是牛年春节开工第一天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
从今天开始
天气回暖,气温回升
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万物复苏,昭示着春天就要到了此时我国北方阴寒未尽,尚未入春南方多数地区虽春意盎然,但早晚依旧湿寒因此雨水饮食养生也应该注意起来~饮食建议
春回大地,阳气上升,人体内的阳气也随之升发,此时,一定要养护脾胃,健脾利湿。雨水节气的饮食原则,牢记“三少吃,三多吃”,助你平稳入春。
三少吃:少吃油炸食物,少吃寒凉的食物,少吃酸味食物。
三多吃:多吃蔬菜水果,多吃五谷杂粮,多吃甘味食物。
总而言之,春天的饮食要多吃大自然在春天贡献给我们的食物,那味道和春天一样——清淡而甘甜。
饮食推荐
1.红枣等养脾甜食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2.樱桃
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目前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樱桃果实肉厚,味美多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樱桃性温,味甘微酸,具有补中益气,调中益颜,健脾开胃的功效。春食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及透疹。需注意的是,樱桃属火,不可多食,身体阴虚火旺应忌食或少食。吃不了樱桃,草莓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樱桃
草莓
3.春芽
春日食春芽。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
香椿
豆芽
蒜苗
莴苣
4.多喝粥以养脾胃
粥被古人誉为“天下第一补人之物”,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消化吸收,而且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
节气食谱
1.蒜蓉豆苗拌木耳
材料:豌豆苗克,水发木耳克,蒜蓉15克。
调料:生抽15克,盐、鸡精各适量。
做法:
1.水发木耳洗净,撕成小块,焯水后装盘。
2.豌豆苗洗净,在开水中焯烫至断生,放凉水中镇凉,沥水后也装盘。
3.把所有调料制成味汁,浇在豆苗上,蒜蓉经油炸过,也放在豆苗上,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豆苗,俗称豌豆苗,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尿、止血、消肿、止痛和助消化等作用。豆苗中还含有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有抗菌消炎的功效,经常吃能促进新陈代谢。黑木耳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多糖,常食可降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力。
2.蒜豉炒肉丝
原料:豆豉20克,蒜苗克,猪肉80克,淀粉、油、盐、姜、酱油和料酒等各适量。
做法:将蒜苗洗净切成段;猪肉洗净切丝,用料酒、淀粉上浆;姜洗净切末。热锅凉油,放姜末、豆豉炝锅,放肉丝翻炒至变色,下蒜苗炒熟,加盐、生抽、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豆豉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鲜美可口,亦药亦食,能“调和五味”。蒜苗具有祛寒、散肿痛、健脾胃等作用,尤其适合于早春时节食用。此外,常吃蒜苗还能有效预防春季流感、肠炎等感染性疾病。因此,本膳非常适合早春时节食用。
3.凉拌山药丝
原料:山药、生菜、橄榄油、醋、酱油、糖、小米辣
做法:山药去皮清洗,用擦板擦成丝。水烧沸后,入山药丝,水微沸即捞出(断生即可),投入凉开水(最好是冰水),冰镇后捞出。小米辣切块放入小碗中,再放入两勺醋、一勺辣椒油、半勺糖、一大勺酱油,炒锅中倒入适量橄榄油,热油倒入调料碗中搅拌均匀。将清洗后的生菜放在盘中,然后放入山药丝,将料汁淋入。
功效:山药作为雨水时节最好的进补佳品,具有补中益气,强筋健脾,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还可调理消化系统,减少皮下脂肪沈积,避免肥胖,增加免疫功能。也是我们常吃的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对身体十分有益。
小编还有三款养生粥送给大家01
润燥
胡萝卜南瓜粥
材料:大米克,糯米克,南瓜,胡萝卜;
做法:大米,糯米洗净浸泡两小时,锅烧热水倒入米,熬粥40分钟放入去皮切块南瓜和切碎胡萝卜,熬煮半小时至软烂即可。
02
补脾
薏苡仁党参粥
材料:薏苡仁,党参15克,粳米克,冰糖;
做法:薏苡仁洗净,放凉水浸泡两小时,党参切成薄片,粳米淘洗干净,三者放入锅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锅开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熬30至40分钟,放冰糖调味。
03
补血
山药红枣粥
材料:红枣25克,粳米克,山药25克,白糖;
做法:红枣用温水泡软洗净,粳米淘洗干净,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红枣、粳米、山药放一起煮成粥,吃时放适量白糖搅拌即可。
保健建议
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倒春寒是这个节气的特点,“春捂”说的就是此时,可遵循五暖原则:
1.室暖:室内温度保持在18℃以上。
2.身暖:天晴时到户外晒晒太阳。
3.脚暖:秋裤不可脱,睡前热水泡脚。
4.头暖:头部易散热,外出戴帽子、围巾。
5.背暖:背与胸是心肺所藏,不可受寒。
“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感恩自然的赐予灿烂的阳光,和煦的春风,纷扬的细雨愿我们沐浴春阳春风春雨以食养身,收获健康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chenfa.com/smcp/19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