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宁挺住明日魔都正式入伏伏伏伏伏,高
阿拉上海的朋友们,
我们刚送走梅姑娘,
伏姑娘就来接力了,
心里苦伐?
因为明天开始,上海将进入“三伏天”!
最高温度将直达37℃,
而且,未来几天,
上海将持续高温温温温温↑↑↑
▽
正好,生活妹交给大家一个气象名词:
高!温!热!浪!
快去朋友圈“炫耀”一下吧,
因为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就是高温,
而连续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
就完全可以叫高温热浪了!
当整个城市按下hot键!
世界仿佛“静止”了。
因为热到炸的季节真的来了,
热到绝望、热到怀疑人生!
这还不是结束,
因为三伏天势必要给你此起彼伏的体验!
初伏:7月12日-7月21日(10天)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20天)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10天)
未来几天的你躺在床上,红烧,
铺张凉席,铁板烧,
下了床后,清蒸,
出去一趟,爆炒,
游了个泳,水煮,
回来路上,生煎,
进了家门,回锅。
出门5分钟,
流汗2小时,
这年头敢跟你出门的都是生死之交,
敢跟你约会的都是真爱!
以前的我和
7月份的我,
这可能是最大的区别!
赛的尼玛黢黑!
总之空调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没有之一!!!
伟大的发明也有它的缺陷,
整日wifi、空调、西瓜可不行。
下面生活妹就给大家科普下,
正确的防暑降温小妙招。
避暑有方之喝什么
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千万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盐水
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含镁、钾茶水
夏季人体容易缺钾、镁,而镁、钾元素是维持人体细胞渗透压及心肌功能的重要元素,所以缺乏使人容易感到倦怠疲乏,含钾、镁的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乳制品
很多人夏季喜欢吃清淡饮食,减少了对脂肪等的摄入,这样会影响机体营养物质的吸收,多食用酸奶、鲜奶等奶制品,既补充了水分,又增加了对蛋白质、微量元素的吸收。
■绿茶
炎热的午后,喝一口清香的绿茶,不仅清热消暑,还能解毒止渴,实在是夏季养生的上乘之选。
避暑有方之吃什么
■多吃瓜类蔬菜
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而且它们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南瓜、苦瓜、西瓜等。生吃黄瓜,西红柿什么的最舒服啦!
■多吃凉性蔬菜
入伏后,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暑湿之毒,所以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多吃“杀菌”蔬菜
入伏后由于气温较高,病原菌滋生蔓延较快,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时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青蒜、蒜苗等。食肉时一定记得搭配哦!
避暑有方之注意事项
■颈椎最怕吹
天气热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喝水最怕快
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眼睛最怕晒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
■晨练最怕早
研究表明,夏季早晨6点前,烧煤和汽车尾气排放等产生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各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较多,正是污染的高峰期,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家里最怕灰
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这些脏东西会趁机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建议夏天应增加清洁的次数,两三天打扫一次。
■肠胃最怕凉
夏天,冰淇淋、冷饮、冰冻水果,吃起来那叫个爽!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如果这些都不能帮助你避暑的话,
那么只有一个终极绝招了,
那就是去银行查一查余额,
相信你可能瞬间就会凉下来!
不用感谢我,因为我是善良的生活妹!
素材来源于上海天气及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chenfa.com/smjz/1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