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街暗藏这样一条小巷青砖黛瓦美食遍地
说起西安的标志,
无数人映入脑海的便是钟楼,大雁塔,
但是讲真,大西安文化底蕴如此深厚,
根本不用靠鼎鼎有名的著名景点吸引眼球,
因为除去这些大boss级别的地方之外,
在西安的街头随便走一走,
大街小巷的古色古香街道都能找你着迷。
潮男靓女最爱光临的东大街往东,
端履门附近有一条叫菊花园的街道,
虽然跟东大街零距离,
但是这条街却保留着古街道特有的古朴气息,
老街道,老店铺和许多旧物。
路过的人总是忍不住进去走一走。
从端履门下车往东再走一点,
就能看到菊花园街的牌子。
菊花园的前世今生
菊花园东起东大街,南到东厅门,
位于西安闹市区的东大街中段南侧,
是一条闹中取静的幽幽深巷。
菊花园街道原来由两条巷组成,
南为“参府巷”,北段才称“菊花园”,
在年后统称为菊花园。
菊花园名字的来历应该和街道临东大街的北口路西,
清代时有一座名叫“菊林寺”的寺院有关。
据传说因寺院遍种菊花,
尤其到每年九九重阳节时,
都会吸引四方游人来观菊拜佛。
在佛教,黄色的菊花代表智慧,
代表着一种降魔的力量,
菊花也被信徒们称为“禅菊”。
让人第一眼看到就想起唐代黄巢的诗:
冲天香阵透长安,遍身穿就黄金甲。
街边的老店铺很多,都是老街坊。闲来无事,大伙也会聚在一起玩玩牌。
在菊花园与东大街交汇的路口,
时常有位老者,手中不停捺鞋垫,
边上的木箱里放着些许宝贝,
手工的水晶饼,绿豆糕,
面丸子还有各种油炸面页……
闲聊得知,老人已经年近八十,
年轻人已经钟爱于各种韩餐、日料、轻食,
这些老手或许很久都卖不出去几盒,
但老人仍在老街坚守。
靠近西边的楼基本都是古朴的老式建筑,
房子基本都只有两层,
一楼均用作商铺,二楼是住家户。
复古的窗户,青砖黛瓦的房屋,
门口的树像是特意留下的,
成匝的电线在树上和墙壁缠绕。
经过这里的公交车只有,
或许小小的街道,用脚丈量就好。
西安各条街道的名字都大有来头,
藏在菊花园街道中段的饮马池也不例外。
据说在唐代,今饮马池一带位于皇城东城墙之外、外郭城之内崇仁坊的西部。
明代时西安府城向东扩,
如今的饮马池已失去昔日盛景,
巷子狭窄,顺着窄窄的巷子南口往里走,
路边多是居民院落,
偶然出现一两家窄仄的老式小门脸,
望进去,搭盖的民房样式比较普通。
据说这里是摇滚青年的阵地,
白天的这里还是跟想象中的略有差距,
以为可以邂逅背着吉他,
留着炫酷发型的歌手,
不料偶遇了一群玩cosplay的女孩,
各种炫酷的装扮,
在这条街上火速成为吸睛主力。
下午六七点,
属于摇滚青年们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舌尖上的菊花园
历经岁月变迁,
虽然菊花园已经没有成片的菊花,
但总有一种原因让我们对它爱的深沉。
你可能会很快忘记一个地方,
却会铭记那里的美食。
菊花园的美食林林总总,
有长居于此十几年不衰的老馆子,
也有初来乍到的年轻人钟爱的小吃,
总有一家撩到你的胃,俘虏你的心。
狮城煲仔屋炸黄炫酷的门头,
从外面乍一看居然有点游戏厅的即视感,
不过锁定这家味道的回头客早已熟门熟路,
据说这家狮城煲仔饭已经开了好多年,
现在的店铺是重新装修过的,
典型美式的吊灯,风扇等。
里面不大,八张大大小小的桌子摆的满满当当,
看着干净宽敞,有点广东香港风格。
他家需要先点餐交完钱后用小票取餐。
主打煲仔饭,煲仔饭的价格大都在20元左右,
要是觉得不够还可以加菜和肉,
玉米,腊肠,叉烧等都可以按份单点。
经典的港式腊肠,腊肠开花四裂,
酱油一淋拌匀,甜香爽口,
锅巴满满的,香喷喷。还有一个偏西式的黑椒牛柳,
口味也不错哦,火候很到位,牛肉很嫩。
人均:28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chenfa.com/smjz/17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