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秀山一个星期不重样的各种秀

文/徐雅慧19

图/网络

秀山

秀山位于中国西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既有高山也有平原;既有河流又有小溪;物产丰富,美味随处可见,今天19妹就来跟大家摆一哈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食物——豆腐。在秀山,豆腐可不单单指你平常见到的那种白豆腐哦。

说起秀山豆腐,石堤豆腐是当之无愧的代表。得利于水质、气候、环境、技术等因素,石堤古镇出产的豆腐如白玉一般细腻,似少女的肌肤弹指可破,与豆子浓厚的醇香相得益彰,缓缓送入口中,嫩滑无比。豆腐的衍生品也种类繁多,点卤以后加入切碎的菜叶,就成了秀山人最喜欢的渣(菜)豆腐;

放油锅一炸,就是我们吃煨炉子必不可少的油豆腐;白豆腐放入红苕洞里发酵,等长出霉衣后加白酒、姜、海椒面等佐料储存起来,就是秀山人餐餐离不开的佐餐小菜霉豆腐......

酉水孕育出石堤古镇,也滋养出肥美的角角鱼。以前,当地人以打鱼生、船运为业,一锅石堤豆腐鱼是对他们最好的犒劳。

如果去石堤,不去品尝石堤豆腐鱼,那简直就是白去了一趟!

在与石堤相距两个多小时的太阳山区,是一种特殊食材生长的天堂。“花杆杆顶簸箕,簸箕下面有个大东西”当地流传的这句谚语,说的就是魔芋。种下一株山豆子(书名“魔芋”),不需要特别的管理。任它自由生长,今年不想挖就过两年再挖。反正这个生命力顽强的物种会一直不停歇的生长下去。从前,过了秋收农忙,村子里的妇女们会聚在一起制作山豆腐。将挖掘出来的山豆子洗净、切细、加水用石磨磨细、煮熟、点卤,冷却成形后切块发酵。然后做成各种美食。酸海椒炒山豆腐,山豆腐炖鸭子、还有路边小摊上的卤山豆腐,都是秀山山豆腐的经典吃法。吃不完的山豆腐,还有储存在家里柴草灰里的说法。山豆腐炒鸭子

除了吃,山豆子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将山豆子磨细煮到粘稠,就是妇女们打鞋底、缝布鞋时必不可少的粘合剂。

太阳山区往下走,就是有“小成都”之称的清溪坝子了。清溪坝子一马平川,良田千顷,水源充足。这片肥沃土地上出产的中稻米,则是制作秀山特色风味小吃米豆腐的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大米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米豆腐的口感。淘米、浸泡、和水磨成米浆,煮熟、点卤、装盆冷却,看似简单的程序,却不一定随便哪个人都做得出来。秀山人挑剔的舌头能尝出眼前的那盘米豆腐的每一个细节,咬灰了、太干了、卤水不够、米水比例不对.....“吃米豆腐就是吃海椒”

海椒是吃米豆腐的点睛之笔。油海椒、青海椒、糟海椒、豆豉海椒、折耳根海椒……

每一种海椒口味都是秀山人的杰作,辣而不燥,香儿不腻。将米豆腐和酸菜、大头菜、番茄等煮熟食用,便又是另一种风味。

而在秀山的西北部溶溪膏田等地,一座座大山接着大山。在这些地方,种植在山坡上的苞谷是重要的粮食来源。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换着法的用苞谷做出各种美食,苞谷粑、面面饭、苞谷豆腐.....灶上刚做好黄岑岑的苞豆腐,还透着一股苞谷香。取来几个风干在屋檐下的干海椒,拿火钳夹着在灶孔里红火石子儿里面刨两圈,放到擂钵里加蒜瓣擂细,就是冷吃苞谷豆腐最好的配料。主妇们从酸菜缸里捞出两把酸菜切细和苞谷豆腐一起煮,放点蒜苗,准能把家里的馋猫们都吸引到厨房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谁没有过一两次吃了苞豆腐下去巴到心口烫的经历呢?

在大山里,你只有走出门去,才能遇见大自然的馈赠。也许是在放牛的那片山坡上,也许是在种谷子的水田边,也许是在打苞谷的那个坳坳上,生长着一种带着异香的植物——斑鸠树。于是,就有了这种绿油油的,斑鸠豆腐。斑鸠豆腐,也叫斑鸠饭,在饥荒年代,它可是救过人命的。从斑鸠树上摘来鲜嫩的树叶,到水井边清洗干净,加井水在盆里不停的搓揉,然后过滤,加草木灰水,再放到水井里让它自然凝固,就成了滑嫩可口的斑鸠饭。一碗斑鸠饭加点切细的青海椒,不晓得是好多人的回忆。

如果你来秀山,就来吃秀山的豆腐吧。

换着花样的吃,各种各样

保证你一个星期不重样。

如果你来秀山,连秀山的豆腐都没吃过

那你绝对是白来了一趟。

如果你来秀山,吃了秀山的豆腐,那你才算有一点点懂了这个城市

一定会慢慢爱上这个城市的点点滴滴.....

爱秀山,从吃一盘秀山的豆腐开始。

往期看点

这一场文艺汇演让这么多老人家热泪盈眶

这些山货,没吃过一半绝对不算是秀山土著!

国家级的艺术大家,居然是从官庄这个小镇上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马不停蹄施工建设中,川河盖离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还有好远?

清溪坝子上这些人又在画懒样?









































治疗白癜风的偏方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chenfa.com/smjz/874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