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接收生活物资时的消杀和防护指南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10月27日晚,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消杀专班副组长陈敏介绍社区保供人员配送生活物资和居民在接收生活物资时,应该注意哪些消杀和防护方面的知识。

他说,我们都知道规范做好消杀和个人防护,是防止疫情传播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那么社区保供人员在配送生活物资,以及居民在接收生活物资时应怎样做好消杀和防护,才能够极大降低被感染和疫情扩散风险?

群众接收生活物资时的消杀和防护。居民在接收生活物资时可分类处理,对不易脱水、变质的蔬菜(如土豆、萝卜、洋葱等),在阳台通风放置一段时间食用。易脱水、变质的蔬菜(如青菜、蒜苗、豆芽等),可慢速水流冲洗、浸泡清洗,沥干后存储。可对有外包装的冷冻食品和肉类外包装进行清洗后保存或使用,无外包装的冷冻食品和肉类无需消毒,在食用前浸泡清洗即可。米面油、鸡蛋可先放置一段时间后食用。

居民通过无接触方式接收物资时,要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均为限时限次使用,累计使用不超过8小时。取回物资后,要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清除手部污物和细菌,预防接触感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chenfa.com/smzf/219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