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专访世界上最美味的蒜苗炒鸡蛋
世上最美味的蒜苗炒鸡蛋
//
晚餐我吃到了世上最美味的蒜苗炒鸡蛋,而且是限量版,只能吃几小口。
既然敢称最,必然有独到之处。先说这蒜苗,前阵子接顺顺放学,她手里拿着两颗发了一点儿小芽的蒜瓣,我没太在意。没想到她一进家门就看中一个刚喝完酸奶的空罐子,立马拿去楼下挖土,把蒜瓣种了进去。这段时间时不时拿尺子量一量,记录长高多少,直到最近疯长成瘦瘦高高的两棵。我建议她把蒜苗剪下来炒鸡蛋吃,于是她自己剪蒜苗,洗一洗,切成小段,打鸡蛋,搅拌,炒,一小盘金黄黄装点一点翠绿的蒜苗炒鸡蛋就出锅了。
四岁的孩子能自己做个小菜,比起能认多少字,说多少英文,数字能数到多少,作为家长我更愿意选择前者。看似只做了个很简单的菜,我却能看到好几方面的长进。上学一年多,这些本事多数受益于学校。
首先要说的是观察力。在各种培训班盛行的今天,也许有专门培养观察力的培训班吧?我不清楚,但即使有,或许我也不会送孩子去上。顺顺的学校很强调观察,开始我没太在意,直到有一天我和她一起蒸花卷,面发好了,我刚要放案板上揉,她说等一下,咱们观察一下发的面有什么特点。我忽然明白,观察是习惯,应该渗透在日常的点滴里。
有一天我把绿菜花和白菜花混一起炒了一盘,我们吃着的时候聊的话题是两种菜花相同和不同之处。我是个比较粗心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细节容易忽略,反而是孩子教会了我多用心体会生活中细小的点点滴滴。
顺顺喜欢自己种点儿什么,学校带回来的种子她都会认真种好。这应该得益于学校的菜园和耕种课。
他们种的作物有的我都不认识,孩子们却津津乐道。四季更迭,什么时候该种什么,她比我懂,也因此更关心每个季节的特点。记得我小时候总被父母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们却也没能让我做到分五谷。现在想来亲身体验才是最好的老师,小孩子们经历一遍春播到秋收,就透彻多了。哪怕年龄还小,尚且懵懂,只要在心里埋下了这颗种子,条件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发芽。孩子们也从耕种课上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的盘中餐他们绝对不会浪费。
对于环保,以前我只觉得独善其身好,没什么参与的热情。直到有一天,我正在把家里各处的垃圾都收拾到一个大袋子里准备扔出去的时候,顺顺说“妈妈,咱家应该垃圾分类,这些果皮什么的可以堆肥,这些纸板可以回收……”很惭愧,我的垃圾分类是始于一个三岁多的孩子。从那以后,我家也有了不同功用的垃圾桶。被顺顺种上蒜苗的酸奶罐,我觉得比什么盆景都美。
我一直认为吃货的最高境界是把自己吃成大厨,所以不管男孩女孩,我都希望他们要熟练掌握做饭这门技术。很欣慰的是顺顺很喜欢做饭,每周的烹饪课后,我们家肯定会有一顿饭是复制烹饪课的。做冰糖银耳雪梨糖水那天,我们在放学路上就绕道超市买银耳,做好后,顺顺很兴奋地说“一模一样”。做花卷虽然我拿手,却不会她烹饪课上学的那种方法,小手一卷,就是朵玫瑰花,索性做花卷这活儿就交给她了。学了法式煎吐司,我们周末就吃了一顿西式早餐。一岁的弟弟也被姐姐影响,最喜欢进厨房,最爱看炒菜。我经常说要是培养出两个大厨,我就有福啦。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在这个焦虑是常态的大环境里,一小盘蒜苗炒鸡蛋能让我少去很多焦虑。孩子在幼儿时期就能够热爱生活,会用心体验生活,懂得顺应自然和环境,有社会责任感,我还用去和别人比上多少课外班,焦虑将来上哪所大学吗?作为父母,最该做的就是用心地和他们一起成长。
——END——
//
启蒙班往期回顾:
混龄教育的那些好处你真的知道吗?
新学期开始啦,看看启蒙班的娃们第一周都做了啥?
我眼中的明悦
启蒙班的生活(一)
我眼中的明悦
启蒙班的生活(二)
我眼中的明悦
启蒙班的生活(三)
镜头记录
启蒙班的生活
我们长大了
启蒙班毕业礼记
童游记
形状侦探团,出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chenfa.com/smzf/1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