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来了,冷空气也来凑热闹
今
日
冬
至
始于年12月21日18:44:0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时节
这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
也是一个转折性的节气
因为冬至开始,既进入了“数九寒天”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冬至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节日
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在如今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日子
今天市民们都是怎样过节的呢?
冬至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冬季习俗有讲究◆◆◆
打麻糍过冬至
云和县雾溪乡是少数民族乡,这里的畲民们一直保留着打麻糍的传统习俗。
在村民蓝伟忠家里,大伙儿早早就聚在一起,准备制作麻糍了。麻糍是冬至的应节美食,在这个少数民族乡里,几乎每家都要做好多的麻糍,用来分送给亲朋好友。
云和县雾溪乡雾溪村村民蓝伟忠:冬至做麻糍预祝风调雨顺,然后做成圆形,圆形代表着和睦,团圆的意思。
捏好的一颗颗冒着热气的麻糍,在芝麻白糖里一滚,香气十足的麻糍让人胃口大开。
市民张国文:吃起来比较糯比较滑,口感还可以的。
◆◆◆
传统冬至粿成必吃美食
在松阳县民间冬至素有“有的吃吃一夜,没得吃冻一夜”的说法,这一天,松阳人有吃冬至粿的习惯。
在明清古街的传统小吃店里,巧手阿姨们正忙着制作冬至粿。
传统小吃店店主王美凤:我在做冬至粿,大家的传统,(这个馅)有萝卜粉丝虾皮还有红萝卜蒜苗还有豆腐。
冬至粿作为松阳人冬至节气必吃的美食,除了拥有美味的口感,还寓意着一年温饱无忧,备受松阳人民的喜爱。
◆◆◆
冬至大如年合家齐团圆
冬至日在侨乡青田,人们会吃汤圆、豆粉擂、三粉饺等传统地方美食,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庆祝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现场声:这里有两盒,20块钱。
金春娥在青田县城经营了一家糕点店,现做青田糖糕、春卷、山粉饺等本土特色美食,已经有近二十个年头。冬至来店铺买豆粉擂和山粉饺的市民特别多,尤其是豆粉擂。
市民:我是过来买豆粉擂,买来吃进去好。
店主金春娥:冬至日很忙的,都在这等着的。早上两点就起来做了。
为了满足大伙儿需求,金春娥特意支起了两口大锅,还叫来了家人过来帮忙,专门制作豆粉擂,边制作边销售。
店主金春娥:米粉掺起来,然后一个个揉搓成小球放锅里煮起来,再用豆粉包裹起来。(豆粉主要是)黄豆、糯米、如果有些人不适宜吃糯米,就用糙米,还有玉米、麦子、油麻,这些放在一起掺和起来烧起来,磨粉就可以了。
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在这一天,大伙儿会选择回家,与亲友团聚、祭祖祈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享受节日的喜庆氛围。在北方地区,有冬至节吃了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还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在南方地区,则有吃冬至赤豆糯米饭、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冬病冬治正当时◆◆◆
冬病冬至的市民络绎不绝
冬至时节我们该如何养生,怎样科学进补?今天上午,医院针灸科,前来做冬病冬治的市民络绎不绝。
今天是冬病冬治的第一天,朱阿姨一早就预约了医生给她做穴位敷贴,通过药物敷贴、温针灸、拔罐等综合疗法,减少冬病的发生。
朱女士:以前怕冷特别怕冷,怕冷的症状缓解一下,提高免疫力。
◆◆◆
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生病
针灸科主任刘鸿告诉记者,冬病冬治是冬病夏治的补充,一些哮喘支气管炎,感冒,四肢关节怕冷、容易生冻疮等疾病都可以通过冬病冬治来缓解,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生病”,医生建议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可通过三九灸疗法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医院针灸科主任刘鸿:早卧晚起,人体的阳气要内敛,内敛的话就是晚上睡的话我们要早点睡,第二天迟点起来,比如说你要锻炼身体的话,要到9点之后太阳出来以后,做一些轻微的运动,不能做剧烈运动。饮食方面的话冬天可以补补阳气,体质怕冷的可以吃点羊肉、牛肉、狗肉这些助盛阳的。
有趣的消寒图
冬至起,开始进入数九天气,
到转过年的惊蛰后六天,
九天为一“九”,共计九九八十一天。
为了更好的计算寒冷的进度,
聪明有趣的古人发明了“九九消寒图”。
从冬至算起,每天在消寒图上添一笔,
九九过后,春天就来了。
如上图,每枚铜钱被切分出五个格子,
“上点天阴,下点晴”
“左风右雨雪中心”
待到点尽图中所有铜钱
春天来了,草也开始绿了
这种消寒图不仅仅是一项冬季民俗,
同时也是一份简单的气象记录工具。
冷空气从今晚起影响我市随着冬至的来临
一股冷空气趁机来捣乱!
冬至今天莲城最低气温16.2℃,预计白天最高气温23-24℃。这两天气温如此高调,熟悉套路的小伙伴都知道,冷空气又要来了……
冷空气消息:北方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将于今天夜里起自北而南影响我市,我市气温将逐渐下降,预计日平均气温过程降温幅度可达7~9℃,冷空气影响后,周六早晨气温较低,大部地区2~5℃,天气方面周五到周六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周日多云到阴为主,局部有弱降水。
冬至,这样养生
1.万物之始,阳气为重万物生长靠太阳,尤其是在冬天!想要补充人体的阳气,最简单的方法是——晒太阳!但需要注意的是,能有效补阳的方式是晒背部。
因为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中医认为督脉是人体的阳经,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方法:可以在中午找一个向阳的窗边晒晒后背,全身都会很温暖。
搓后腰养阳气。腰眼为经外奇穴,位于人体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
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以疏通经脉、强壮腰骨,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且男女都适用。
方法:双手搓热后,紧按于腰眼处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闾部,每日反复50-遍。
2.三九“补冬”,小心上火常言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冬令时节是给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大家称之为“补冬”。中国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副主任姜良铎教授称:“正确的‘补冬’能使身体强壮而又保持窈窕。因为进入秋冬季节后,体内代谢下降,体力消耗减少,此时进补,药物易被吸收和蕴蓄,从而发挥较大的功效。”
冬季进补可食用羊肉、牛肉等温热的食物防“三九寒冷”。还适宜进补阿胶、膏方等,效果几乎是平时进补的两倍。
然而,冬季养生饮食不宜过咸,过咸会伤肾,损伤阳气。此外,饮食上还要注意不可过食辛辣刺激之物,容易上火。
此外,冬至时节,天气寒冷干燥,导致鼻咽干燥、皮肤缺水,易上火,别忘补充津液,可食用荸荠、藕、萝卜、白菜、猕猴桃、柚子、桔子等滋阴去燥的食物。
3.做做艾灸,提高免疫力冬至艾灸督脉:大椎、肾俞、脾俞。
冬至艾灸任脉:太溪、关元、神阙、中脘。
冬至是阴阳二气自然转化的时候,在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肚脐(神阙穴)最能激发身体阳气!
方法: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功效:调整阴阳平衡,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益寿延年。
天冷了,别忘了问候父母“吃过这碗汤圆,就长一岁了。”冬至的时候,母亲总是这样说。母亲亲手做的汤圆格外好吃,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夜,又和着成长的传说。
吃完汤圆,我们就全家围在一起喝热茶,看腾腾热气在冷空气中久久不散。茶是父亲泡的,他每天都喝茶。但那一天,他环视我们说:“果然又长大一些。”
那是很多年前冬至的记忆。父亲逝世后,在冬至这天,我常想起他泡的茶,香味至今仍在齿边。
(林清玄:季节十二帖之冬至)
冬至阳生春又来。新的开始,平安如意!
(本地稿件
综合中国气象报、人民日报)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chenfa.com/smjz/16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