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蒜苗中的数学中高年级
北大附小丰台分校多学科融合主题活动—中、高段数学
背景
在居家学习的背景下,北大附小丰台分校多学科融合共构一个“小蒜苗伴成长”主题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学科交错的学习方式,在不同学科的板块学习中,获得不同水平的知识。
活动方式
在活动中,我们给学生提供了包括“学习包和资源包”。学习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资源包则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视角。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研究、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使学生“拓展与综合性”的能力得以提升。
活动内容
依托学生已有的“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让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经历“收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提出数学问题——分析问题(做出预测和判断)”的全过程。立足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数据收集分析能力,体会数据的价值”。
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精心照顾着小蒜苗,还认真记录着小蒜苗每天的身高变化。他们认真测量的身影、静心制作统计图表的样子是那么迷人!他们的数学探索之路,因为有了小蒜苗的参与而更加精彩,同学们不仅按要求完成了统计表的制作,还有的同学制作条形统计图,甚至有的同学尝试绘制我们还没有学过的折线统计图。高年级学生们在种植蒜苗时,应用数学的统计思想将小蒜苗有序标号,并用分类的方法将蒜苗分别种植在水和土壤中。为了进一步研究蒜苗的成长因素,把它们放在了居室中的不同位置。种植过程中,学生们精心呵护、细心观察,用数据记录小蒜苗的成长过程。
学生们每天将小蒜苗的身高记录在统计表中,并绘制成条形和折线统计图。通过观察统计图,孩子们有很多收获。他们发现了小蒜苗成长速度、影响蒜苗的成长因素、以及更适合蒜苗的生长环境等,预测小蒜苗后面的成长情况。学生们经历了数据产生的全过程,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这几张图片是孩子们每天测量和记录小蒜苗生长情况,每天的测量数据都是在变大,说明小蒜苗在不断地生长。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学生知道了小蒜苗的种植技巧和怎样建立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并且运用数学知识来思考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总结
主题活动是重视学习过程的一个载体,学习活动的结果是多样化的。既可以是一张表、也可以是一幅画、还可以是一盘菜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成长中经历过的、思考过的沉淀;这些都真实地记录“新的学习、新的变化、新的成长的收获”。这也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埋下了一颗重要的种子。
图文:中、高段数学组
来源:各年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chenfa.com/smjz/18715.html